腰梆

发布时间:2019-04-12

相传远古时候,居住在高山的羌民以玉米为主食,但时常有猴子、野猪、狗熊偷食玉米。当时没有猎枪,羌民们便砍下棕树,将中间掏空,挖一个宽约1厘米、长约30厘米的方形口子做成梆子,手拿一根30厘米长的硬木棍子,把梆子挎在腰上,一到天黑就到玉米林里去敲。一边敲打一边吆喝,以驱赶野兽。于是,腰梆就成为北川羌族人不可缺少的防兽工具。    
后来,羌民把用棕树制作腰梆改用竹子制作,为了祛邪避灾,祈求丰收,在收成季节、节日庆典、逢年过节时,民挎上腰梆,以羌族沙朗为引子,配上各样的羌语吆喝,以节奏简明、有明显强弱规律的节奏声,以快慢、停顿的变换,脚步的踏跳,身体的旋转,手臂挥动位置的交替形成各个不同的具有羌族风味的表演动作,表演者在不同的节奏中变换队形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如今,腰梆主要流传在漩坪、白坭两乡,因其地理位置特殊,人们与外界接触少,文化生活单调,腰梆不但让羌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,更重要的是使羌民族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。

友情链接

Links

  • pic1-1.png
  • 非遗.jpg
  • pic1-2.png
  • pic1-3.png
  • pic1-4.png